Dia 浏览器:Arc Broswer公司的AI浏览器体验
The Browser Company 一家顾名思义的公司,搞浏览器的,首个产品Arc Browser,依然采用Chromium内核,但在界面和交互设计上大胆创新,大家都有的竖向侧边栏标签管理、创新的今日标签、固定标签、Spaces分区、Easels白板等工具,让用户可以高效地整理和切换不同场景下的网页内容。Arc强调极简美观的设计和高度自定义,支持分屏、多账号、主题切换,还集成了AI助手(虽然不太好用),颜值党的福音,当然需要克服水土不服的体验,比较快捷键等等。
最重要的还是该公司对于软件的态度,每一次的版本更新都有一个很美观,但又通俗易懂的功能介绍,并且来自于用户的功能反馈都会标记出来源,从该公司youtube的视频能感受到成员对于该产品的热爱,同Figma产品视频里面的一句话:“我们开发的时候充满乐趣,希望大家使用的时候也以享受这份乐趣”。需要下载体验的可以去官网下载 mac windows均有。
Now 该公司又出了新一个浏览器,自己搞自己?如前所说,Arc带来了很多新的功能和新的创新交互方式,同样需要有更多的学习和适应成本,对于不习惯的用户来说会觉得复杂,无法上手,容易走入两极分化,在适应的人群里非常受欢迎,不适应的则是试试就逝世。TBC(The Browser Company)复盘了Arc的经验后,意识到要让浏览器走向大众,必须要是“简单、熟悉”的核心体验,让任何人都能无障碍的切换直接使用。继而推出了Dia,让AI更深度的集成到了浏览器中,旨在让AI成为浏览体验的核心,让浏览器回归简单易用,避开Arc创新过度、使用门槛过高的问题,给用户带来高效智能的浏览体验。
先上结论
优:
AI深度集成,可以完成一些外部AI无法完成的功能;提高效率,增加了你使用场景的便捷性,化繁为简一样可以达到同一个结果;用户的行为分析和需要授权的网页分析。
缺:
界面过于简洁,改变了使用习惯;接入的AI部分能力不够;网络和区域限制;AI的带来的便利对一些人来说没那么强
详细解释:
试了之后我还是用回了Arc,界面太过于简洁了,无法舍弃固定标签给我带来的舒适度,然后AI的深度集成功能,只是把用户日常AI使用场景做的一个整合,让使用的时候更高效,但同样舍弃了使用者的自由度。举例一个场景来说:
在浏览器里面访问一个邮件,让AI阅读该邮件,然后拟一个回复邮件内容,原来的使用操作是把邮件内容复制到其它的AI工具中,让其阅读回复,然后再将AI回复的内容复制到原浏览器的输入框中,现在只需要在浏览器的chat里面操作,然后点击insert或者replace就行。
因为跟浏览器的深度绑定,他可以一切完整的读取所有的标签页,这是常规插件无法体验的,我需要把几个标签页的内容让AI进行一起整合、对比,只需要一个@ 就可以了, 这个的效率确实比上一个邮件使用场景的例子又更加高效了。
最后还有一个特别的,他是集成在浏览器里面的AI,可以说是浏览器的大脑,他可以对于你的日常浏览记录进行分析。
对于一些需要登录的网站内容,Dia可以直接读取,扔给其AI一个链接则无法实现。
当然现在只是他的开始,基于Arc上的体验,我相信Dia的功能在后面也会越来越好。
下载体验前置条件
下载地址:https://www.diabrowser.com/
当前只有Mac,到件限制的在此处可以return了
需要梯子,无梯不可使用,HK的梯子也不行,此处条件限制的也可以return了
当前无法正常注册,需要邀请,如已是arc的用户可以正常使用,不然的话就点击Join the waitlist,
首页确实简洁,我是导入了arc的信息,对应的是固定标签、今日标签、和收藏,如果不导入这一栏都是空的,部分快捷键可以跟arc通用,直接在Ask anything 那儿输入网站或者AI提问。
mention tab、write、code只是一个快捷输入,暂时没有发现本质的区别,也可以自行添加其它的快捷输入。
场景使用体验
直接网页辅助
标签当前网页中的文字内容,直接在右边聊天窗口(窗口位置可设,也可以在一个独立窗口)进行提问,并且你的所有上下文都会记得。
当然也可以选取页面图片内容,不过准度有点差,他不认识。想着是不是Dia的锅呢,他接的是chatGPT,然后我把图又重新问了一下chatGPT和Gemini,冤有头债有主,chatGPT接锅了。
不认识你就说不认识还好,最怕的就是他一本正经的乱说,正好测试了一下他的视频截图分析,把贝尔认成了希斯莱杰
其它的大家自行试验吧,比如网上有些人说的在购物网站浏览的时候,在右边问一句给我一句不买该商品的理由,这些操作都是大同小异,都是让AI获取当前页面的信息,然后基于获取的信息进行上下文的对话,不是什么特别的卖点,只是简化了我其中一步的操作。
直接帮我从该网站找到指定内容页面,代替掉网站的搜索还是不错的,特别是现在的网站处到广告
多窗口分析
算是比较实用吧,购物的时候打开两个商品的详情页面,@ 这两个标签页,然后进行提问,用购物的例子来说是这样
商品比较,给出你的日常使用场景的描述,让AI给你比较商品的购买建议。
当然也可以打开多个窗口的信息,让其对于不同窗口的信息做出分析,又或者找资料的时候,打开了很多个窗口进行查询阅读,让AI把所有的窗口给你总结一下。
点击AI的头像部位可以进行是否加入互联网搜索一起分析的功能切换
编辑时直接替换和写入
选取当前网页的文字,直接进行润色重写,选取的文字为非编辑状态时,insert不可点击,直接当前选择的文字是可编辑状态,则可以直接进行替换或者插入
实现前文提到的阅读邮件和辅助回复邮件
又或者直接打开sandbox让其写一段代码,insert进行运行
然而这些也都只是把我从复制、粘贴的动作中解脱出来,本质上还是差不多,假设一下,如果一个浏览器内置一个AI功能和一个AI客户端里面内置一个浏览器功能,哪一个更优呢?
其它好玩有用的功能(无可替代性)
因为可以访问历史记录,直接在问题框里输入 @history 然后让其根据历史记录分析你的使用情况,或者做其它更多的建议。
在使用Figma的时候,可以让其对画面的内容进行分析、问答,对于这种非常大的网页面板,这个确实有无可替代,特别是还需要登录的网站,正常的AI无法获取登录后的页面信息。
直接让Dia分析一下面板内对于一个系统还缺少哪些页面(没有截全)
最后
当前版本体验玩玩可以,使用习惯感觉变扭的没有必要去适应他,如果当前没有稳定的AI,毕竟有些个AI注册还是需要一些复杂步骤的,那直接装了来用是个不错的体验,能提升日常浏览网页的好友体验。